网站首页 学习动态 理论宣讲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重要论述 通知公告 实践团队 力行实事 人物纪实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

鹏华基金“银发护卫队”:当金融反诈遇上老北京烟火气​​ ——一场破解中老年金融教育困局的创新实验

发布日期:2025-04-25 浏览量:11 

一、当金融知识“撞上”胡同烟火

在北京东四胡同的晨光里,65岁的张大妈正对着手机屏幕眉开眼笑——她刚看完最新一集《反诈三句半》,顺手转发了业主群。这段由同龄人演绎的短视频里,反诈口号被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词:“高收益理财要警惕,保本保息是骗局,转账汇款别着急,先找儿女问仔细……”

这不是普通的金融科普,而是鹏华基金“银发护卫队”的创作日常。面对中老年群体年均超20%的金融诈骗增长率,这家老牌公募基金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:用老年人的语言,讲金融的道理。项目上线半年,视频播放量突破9.8万次,单集最高点赞3.4万,更在老年社群中催生出“反诈神曲传唱”“社区防诈擂台赛”等自发传播现象。


二、解码创新:让反诈教育“带着露水、沾着泥土”

1. 从“居高临下”到“街坊唠嗑”:场景重构激活参与感

传统反诈宣传常陷入“三脱离”困境:内容脱离老年人认知水平、形式脱离生活场景、传播脱离社交关系。鹏华基金却把摄像机架进了胡同口,让反诈课堂“长”在老年人熟悉的生活场景里。

2. 老年创作者“破圈”:从受助者到传播者的身份重构

项目最动人的转折发生在拍摄现场。当72岁的京剧票友李大爷第一次用三句半吐槽“保健品推销话术”时,台下二十多位老伙伴笑得前仰后合,却也在散场后围着导演组反复确认:“这说的真是那帮卖玉石床垫的骗子?”

这种“创作即教育”的模式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:

3. 社区裂变:让反诈成为“社交货币”

鹏华基金没有止步于线上传播,而是与北京16个街道共建“反诈文化角”:

这种“参与式传播”带来指数级扩散效应:单个社区短视频转发量达3000+次,相当于每个老人平均触达5个家庭。


三、超越反诈:一场关于老龄社会的社会实验

1. 数据背后的启示

2. 金融教育的范式革命

传统投教陷入“精英视角”窠臼时,“银发护卫队”证明了:中老年群体不仅是被保护对象,更是治理主体。当退休教师张老师带着自编防骗教材走进居委会时,她已不再是等待帮扶的“弱势群体”,而是手握“反诈话术”的社区导师。

3. 跨界破壁的社会价值

项目意外破解了两大社会痛点:


四、可复制的“银发样本”:给行业的三把钥匙

1. 文化基因解码术

2. 参与式共创模型

3. 长效运营生态


结语:在胡同里种下金融素养的种子

当鹏华基金的拍摄团队收拾设备离开史家胡同时,82岁的赵奶奶拉着导演的手说:“你们走了没关系,我们自个儿排的《防诈十八掌》下周开演!”这或许正是该项目的终极意义——金融教育不该是冰冷的知识灌输,而是点燃社区内生的文明火种


文章来源:本站  文章编辑:admin 

上一篇 : 二十大代表风采|薛莹:打造更多优质创新产品